山泉文学
回忆童年捉泥鳅
人生有多少经历,就有多少回忆。虽说我现在离开了家乡,生活在繁华的都市,但儿时在家乡在郝家山村随处可以见的田中捉泥鳅的趣事,我时时想起。
家乡每年四五月开始插秧,田野里到处都是开得欢腾的“插秧泡”,和田里滑不留手的泥鳅,是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心情最好的季节。
泥鳅也叫鳅鱼,比起其他鱼类,体细长,像圆筒形,头尖尖的,生长在河川、湖泊和沟渠等富有腐殖质的淤泥表层处。俗话说,鱼离不开水。的确不假。想捉鱼,必须到水里去。我们年龄小,不会用捕鱼工具,也不敢下水,活泼游动的鲜鱼,都被年龄比我们大的人捉走了。我们只能到水边的泥地里捉泥鳅。虽然泥鳅也喜欢生活在静水的底层,但它常常钻进泥中,离开了水的泥鳅,在湿泥中也照样生活,它跑得不快,只要被发现,定能捕获。不过,那时的泥鳅,比鱼要“贱”得多。
泥鳅也很狡猾,它除了听到响声赶快钻入泥中躲起来外,它的皮肤中还分泌出一种液,你捉住它时,一不留神,它就会从你手中溜走。可是一到晚上,泥鳅就从河中或泥土中钻出来,在泥地里悠闲地“散步”。伙伴们了解了它的活动规律后,干脆就到晚上去捉它。到了晚上,田野里一片寂静,偶尔传来青蛙的呱呱声,与近在咫尺的河水的淙淙声遥相呼应,构成夜幕下的一幅美景图。在点点灯光下,泥鳅非常温顺,不费多大劲,也不用很长时间就可收获许多。
我们把一条条鲜活的泥鳅带回家,挑个儿小的、伤残的食用。奶奶把泥鳅先放入清水中,让其把泥水吐干净后,或清蒸或油煎或干炸,样样都鲜嫩味美,十分可口。有一种泥鳅汤特别好喝,其做法也最简单。泥鳅收拾好后,用油稍煎,加入料酒、姜、葱、蒜,再加入适量清水,煮至肉烂,味道十分鲜美,称为天然高级滋补品。大的、肥的泥鳅,放在水缸里养着。每逢星期天,伙伴们便将这几天捉来的泥鳅用竹篓子装好,赶到集市上卖掉,得的钱常被我们用来买本子、笔或者小人书。
泥鳅和鱼在当时没法比,因为待客的饭桌上有了鱼就说明桌头好,如果上泥鳅,就觉得不雅,所以,有时几公斤泥鳅还没有一条一公斤重的鲢鱼卖的钱多。记得那一年夏天,一个小伙伴说,孔坊街书店里有一套小人书非常好看,我便和几个小伙伴商量,多捉些泥鳅去卖,凑齐了钱后去把那套小人书买回来。我们早上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忙活一阵子,晚上打着电灯,卷着裤腿儿再大干一阵子,几个小伙伴一星期捉了好几公斤泥鳅,各个都鲜活肥嫩。星期天天不亮,我们便步行到十几里路以外的孔坊街上去卖。按往日的经验,这么多的鲜活泥鳅,卖的钱足够买那套小人书。不知道为什么,那天集市上卖鱼的特别多。集罢了,我们捉的泥鳅也没有卖掉。赶到几个小饭店,他们都说,早上鱼多,也便宜,已经买了鱼。最后,我们只好用最便宜的价卖给了一个单位的职工食堂,这点钱根本就买不起那套小人书。只好又用了一个星期去捉。最后,总算凑齐了钱,累得满头大汗的我们赶到公社新华书店时,那套小人书已卖完了。我们遗憾地离开了书店,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,一连几个星期都没有再去捉泥鳅。 后来,农村里都开始使用化肥农药,泥鳅就绝迹了。
这次,欣闻小时候的玩伴在村里招商引资,发展生态农业。他们欣喜的打来电话,倾诉他们不施加化肥不打农药要把农业还原到七八十年代的理想,让我很感动。我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,我在广州生活了近二十年,无时不在想念家乡的味道。希望郝家山在他们的带领下,全体村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。兄弟告诉我,这次插秧节可以到田里抓泥鳅,刹那之间,眼角有些湿润,难忘的家乡的山和水,难忘家乡的每一缕味道。
许多年过去了,我已经长大成人,也衣冠楚楚,不屑脱下鞋子到泥田里嬉闹。但是每次回老家郝家山村,走在田间地头,眼前浮现的都是小时候光着屁股和伙伴们捉泥鳅的场景。带着孩子回家的时候,我也想带着孩子体验一把生活,可惜田里再也寻不到泥鳅的踪迹了。人生在世几十年,太多的得失都不曾放在心头。至今,我还为小时候没能看到那套小人书而后悔。
(作者简介:郝诗光,男,40岁,郝家山村二组村民,现旅居广州。因行程冲突,无法回家乡参加这次插秧节,特写这篇文章纪念。)